柳州理髮培訓學校 廣東理髮培訓學校

2024-04-27 15:37:33
中國教育在線網 > 培訓 > 柳州理髮培訓學校 廣東理髮培訓學校

3月5日上午10時,傢住東苑小區的77歲魏誌寶老人剛在傢吃完早餐,幾名銀齡先鋒服務隊的誌願者就帶著理髮工具、消毒液、口罩等物品來到他傢中,為他送上理髮、打掃衛生、消毒、疫情防控知識宣傳等服務。

今年是中國鐵路南寧局集團有限公司柳州機輛公司開展“雷鋒街市”誌願服務的第55年個年頭,為響應疫情防控要求,今年的“雷鋒街市”壹改往年擺攤集中服務的模式,而是采取線上集中預約和線下定點服務,並根據居民的需求,開啟預約個性化“點餐”式服務模式,為社區居民提供上門理髮、衛生消毒、修電腦、修傢電等暖心服務。

了解到由於受疫情影響,壹些理髮店仍暫停營業,這讓不少社區的居民為沒法理髮而犯愁。柳州機輛公司“學雷鋒誌願服務隊”組織公司10名精通理髮的誌願者在公司內設置兩個服務點為居民提供預約免費理髮服務。47歲的李九日表示,他已經壹個多月沒有理髮了,這次能夠預約到“雷鋒”幫忙理髮,確實很方便、暖心。

當天共有15名誌願者為8戶居民提供個性化預約上門定點服務,近50名居民在理髮點接受預約免費理髮服務。

來源:南寧晚報

中新社香港12月15日電 題:香港子承父業的廣式“飛發”師:守住巷仔鋪的春秋

中新社記者 韓星童

2010年,仍在學習攝影、憧憬進入電影行業的劉嘉誠,有壹天老師放映電影《墮落天使》,畫麵里金城武半夜潛入理髮店當起老闆,壹根暗黃色燈管照亮狹窄的巷仔鋪。劉嘉誠覺得這地方有些眼熟,再看了兩遍,確定這就是自傢店鋪愛群理髮。

這間傳統的廣式理髮店躋身灣仔春園街的壹條窄巷內,與公共空間合而為壹。身為第二代主理人,劉嘉誠每日開鋪仍需經過頗為繁瑣的過程,這日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他特意演示壹番:將鐵門、木條壹塊塊拆開,扛到後巷,再推出雜物,點亮燈管,壹間仿佛在時代轟然向前的步伐里靜止的店鋪呈至眼前——墻麵掛著老式手寫價目表,鏡子前擺著兩張舊式紅色理髮椅,從1932年使用至今。左側玻璃櫃內陳列著各式舊式理髮工具。這罕見的懷舊陳設引得兩三路人好奇地探頭進來張望。

若店鋪是個人,如今也已至耳順之年,陪伴壹代又壹代人成長。劉嘉誠對這里每個角落都很熟悉,年少時放學後,總會見到父親和兩三師傅在這里忙碌,而等待的客人排至路邊,忙過壹陣後,師傅們也會在店鋪里做飯,老遠就聞到飯菜香。

在地道粵語將“理髮”說成“fit發”,把fit讀得更輕靈,便成“飛”。那時劉嘉誠看著“飛發”師傅們總覺得威風十足。

那個年代,上海理髮和廣東理髮各有千秋,分庭抗禮,可惜在時代潮流里同步入冬。據劉嘉誠介紹,傳統廣式理髮最大的特色是“壹腳踢”,即壹個師傅負責服務壹位客人,從接待、洗發、剃頭到收銀,其精髓在於簡而精,不在意豪華的裝飾或體驗,講求的是簡單、高效。

當劉嘉誠決心入行,子承父業本是美事,卻遭到父親的反對,不僅是以為他年輕氣盛不免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也是因這份職業長久蒙受的輕視。回頭看,劉嘉誠已能夠對父親的憂慮感同身受,“有時候街坊行過,還是會對妳冷嘲熱諷。”殊不知,這種代代相傳的傳統民間手藝,正是經歲月大浪淘沙後的文化遺產。

但在23歲的劉嘉誠眼中,世界還是有著非黑即白的純粹,得不到父親允準,那就拜別人為師,“這下我父親又不開心了,這麽大個師傅在這里,為什麽還要拜他人做師傅。”壹番“激將法”下,父親也插手指導,劉嘉誠說,他是三位師傅、六隻手,手把手教出來的徒弟。

在劉嘉誠敘述故事的另壹麵,實則是父親未曾宣之於口的欣慰。據劉嘉誠的母親回憶,有壹天她與丈夫外出,讓劉嘉誠獨自看店,回來時遠遠隔著個路口,看到劉嘉誠正給壹位外國客人理髮,壹刀壹式頗有姿態,丈夫雖沒明說什麽,嘴角卻是藏不住的燦爛笑容。

“香港越來越少這樣的店鋪,可能下次妳們再來,這里就沒有了。”傳統廣式理髮店全港已不超過5間,更遑論難得壹見的巷仔鋪、樓梯鋪。不過他轉唸,又覺得這種與時間競賽的緊迫同樣成就了養分,“讓自己要更加咬緊牙關堅持下去。”

“香港人的精神就是努力拚勁,打不死的,總有他的方法和出路。”這也是他父親的身教。

劉嘉誠最記得23歲那年的平安夜,因攝影行業“揾食”艱難,他在旺角壹個巴士站,饑腸轆轆。但口袋里隻剩下買壹串魚蛋的錢,搭深宵巴士壹程9.8港元,“好像走到了壹個路口,如果買了食物充饑,就搭不成巴士,回不了傢。”真正的抉擇是,要以興趣維生,還是實際壹點,起碼有兩餐飯。

“我選擇了搭車,回傢幫手。”劉嘉誠在那個雨夜找到了他的去向。(完)

作者:admin | 分類:培訓 | 瀏覽:2 | 迴響:0